电子烟行业监管“空窗期”结束经销商徘徊在等待与放弃

2022-02-21 09:12:1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正文 | 蓝传媒,作者 | 害群之马

电子烟正在成为一个需要等待的行业,尽管政策已经“落地”。

12月2日下午,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同时结合修订后的公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11月26日和11月30日,随着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国内电子烟行业蓬勃发展,杂乱无章,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新时代。

新出台的规定中,新增“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规定卷烟相关规定执行”等,意味着电子烟之前的“空白期”结束。卷烟行业监管。

有业内人士将其视为电子烟的“名称”和监管政策最终“靴子落地”,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身份合法化”。

在这背后,经销商、企业、代工厂对政策的落实持一致看法:对电子烟行业有利。

但同时,新政中“从生产、批发到零售等环节必须取得许可”的诸多规定,也让从业者对准入制度、税收、渠道等方面感到焦虑。

经销商,徘徊在等待和放弃之间

在安徽合肥,电子烟运营商李青于 10 月关闭了他的三家门店。“剩下的两个我不管,反正你不亏不赚钱,我先放在那里。”

李清之所以关店,是因为“今年年初,一下子出现了很多电子烟经销商。” 他形容合肥的一些商业区,电子烟店林立,“就像一条电子烟一条街”。

李青认为,电子烟厂家应该为满大街乱七八糟的电子烟店负责。“没有人考虑街道或购物中心的饱和,使得实体店很难做生意。”

去年李青进入电子烟行业时,合肥市中心的商场和写字楼对电子烟项目还有些迷茫。那个时候,李青还需要“跑几个部门,把电子烟介绍给很多人”。“当时电子烟的政策也不稳定,敢尝试这个生意的人很少,当时一个月投入1万元,至少能赚2万元。”

现在,他不想把赚到的所有钱都投入到电子烟这个生意上。他计划另一项业务。“电子烟的业务需要等待,现在有点疯狂,未来肯定会重新洗牌。”

与李青的《等等》不同的是,来自河南郑州的马晓准备退休。

今年年初拿下某电子烟品牌经纪人的马晓,上个月放弃了经纪人身份。除了保留微商渠道清库存外,他已经彻底退出实体电子烟圈。

政策的反复变化让他在电子烟行业“没有安全感”电子烟代工,他又将矛头指向了电子烟企业:“企业不算数,比如承诺给门店买新的试用烟弹,最后我们买单我们自己。有很多小细节让我失望。

现在,马晓的仓库“库存满满”,而这一次“电子烟参照香烟的相关规定”,让他更加不安:“实体店很可能被定义为无照经营,而微商业务频道估计被封了,取消,还能怎么办?”

“你见过有人在微信上卖烟吗?这样卖电子烟早晚都是违法的,”他说。

电子烟经销商在等待和放弃之间犹豫不决,而看似有利于电子烟生产商的《办法》正在提高准入门槛,以规范这个备受争议的市场。

企业,在过渡期等待结果

在厂商层面,他们虽然为新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却猝不及防。政策“靴子”落地后,商家的提问接踵而至。

新政出台后,一家领先的电子烟企业甚至成立了客服组,专门为商家答疑解惑,24小时为商家答疑解惑。

alt电子烟是谁代工_电子烟代工合法吗_电子烟代工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暂时无法回答,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给电子烟店经销商发牌照?怎么申请牌照?现在开店合法吗?有的有人问,现在电子烟微商算不算‘黑市’?”

“现在我们只能说,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我们会在这里写下来,然后我们会专注于寻找答案。” 电子烟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告诉艾蓝传媒。

在退出电子烟代理之前,马晓也去过厂家,但回来后就放弃了希望。他发现,电子烟企业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让他“观望”。“如果你现在问厂家,至少电子烟这个生意还有希望,但是电子烟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也不是什么好生意。”

某领先电子烟公司的公关人员告诉AI蓝媒:“现在很明显靴子已经掉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关于电子烟的具体政策没有落实。”

“比如,最简单也是最关心的问题是——实体销售电子烟是否合法?”

事实上,从本月6日起,电子烟企业已经开始向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提交企业相关信息和产品信息。“目前处于调查阶段,提交将持续到21日。”

“也就是说,电子烟行业进入了过渡期,按照通知要求,现有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可以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不过,这个过渡期会持续多久,厂商和“李青人”都没有具体的答案。

不过,上述公关认为,对现有电子烟经营者来说,好消息是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受理新零售许可证,甚至暂时不为各类电子烟生产经营者发放营业执照。

“这说明正规的电子烟生意的门已经关上了,现在出去也进不去了。”

李清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至少他的等待是值得的,但等待之后会发生什么,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比他更想知道答案的人,远在深圳——那些生产电子烟配套件的公司的老板。

行业距离政策落实还有一段距离

“媒体不要总是关注头部,而要关注腰部以下的电子烟公司,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 深圳一家电子烟代工工厂的老板黄涛说。

对于深圳大部分电子烟代工工厂和相关设备制造商来说,电子烟新政还远未落实。

黄涛强调第九条:设立电子烟生产企业、电子烟加工企业、电子烟品牌控股企业、电子烟尼古丁生产企业,须经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烟草制品. 垄断生产企业许可证,并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电子烟代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注册。

“也就是说,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的许可证,并且必须经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和登记。比如,如果你是专门生产烟用肠衣的套,你还需要执照。” 黄涛说道。

但实际上,获得牌照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企业还是有问号的。《办法》出台后,黄涛等老板研究了条款,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只能等待细节。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正以积极的态度迎接这一行业变革。

《办法》发布后的12月2日晚间,电子烟龙头雾芯科技大涨7.79%,当日盘前涨幅超过18%。而电子烟设备制造商Smol International当天也上涨了15%。

“当然是顶级公司在鼓掌,等了这么久,终于有声明了,从政策上看,至少国家是认同电子烟的。” 黄涛说道。

但黄涛也认为,在顶级电子烟企业的掌声背后,他们未来面临的问题同样复杂难解。

“比如,《电子烟》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电子烟中尼古丁的浓度不得高于20mg/g,尼古丁总量不得高于200mg。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电子烟很多,对于产品来说,雾化器中尼古丁的浓度是30mg/g到50mg/g,如果这个标准通过了,外面流通的大量烟弹会怎么样呢?经销商做什么?制造商会做什么?

“不要把国家承认电子烟为香烟和做好电子烟的经营和销售混为一谈,离(政策)落实还差得很远。” 黄涛说道。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