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电子烟品牌,罗永浩老师也开始追风口

2022-01-23 09:51:15

发明、代工、品牌崛起,中国电子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来源:Clear Stream Plus)

网易清流工作室出品

作者|王晓月主编|赵艳

大家好,我是长青韭菜清流君,买了一只电子烟概念股被卡住了。说到电子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被一两个正在吸电子烟的朋友包围着。这个市场渗透率也被利用了。电子烟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当然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入坑。因此,电子烟的资本市场,近年来一直是硝烟弥漫。

最火的时候,很多电子烟品牌一起发布。锤子科技001员工朱晓木、“通道大叔”创始人蔡跃东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子烟品牌。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个月,新增电子烟企业248家。就连罗永浩先生也开始追风,让陈冠希代言,做了一个电子烟品牌“小野”。

可惜,罗老师不愧是“行业灯笼”。他刚刚在微博上宣布新品发布,20分钟后,他迎来了电子烟网络销售禁令。真的,一条线断一条线。今年4月,电子烟参照香烟进行监管的消息直接摧毁了几只电子烟概念股的股价,至今仍处于停滞状态。

创业者来来往往,谁在吃电子烟这块大蛋糕?并听清流君带你一探究竟。

深圳雾谷过去

Macwell、RLX技术,这些电子烟的关键词,很容易让人产生电子烟进口的错觉。但实际上,电子烟是真正的中国发明,中国制造。

2003年,中国药师韩力为了戒烟设计了第一支电子烟,并命名为“如烟”。当时的电视广告云集了贝贝加、褪黑素等各种神奇的发明。如烟也通过电视广告进入市场。老朋友可能还记得如烟洗脑的土广告。如烟的广告运用高水平的宣传,聚焦成功人士,带来自己的“健康”和“戒烟”理念。重度烟瘾的男人有话劝老婆,自然愿意为此买单。2004年发布时,如烟的销售额达到2亿。2005年,如烟冲向海外市场,当年销售额达到10亿。到2008年,如烟电子烟销量已超过30万支。,

吃了前几年的红利后,山寨版如烟在市场上猖獗,如烟的竞争环境变得非常糟糕。2006年,央视突然曝光了如烟戒烟的虚假效果,声称如烟不具备戒烟功能。事实上,如烟只允许吸烟者吸入尼古丁,而不会吸收香烟燃烧产生的其他有害物质。国家烟草专卖局认为,如烟的宣传涉嫌虚假、违背科学理论,要求交由其自行管控。

在多重打击下,如烟持续亏损,最终只能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卖给世界第四大烟草公司帝国烟草。韩立也成为创始人的顾问。如烟在2013年出售了自己,如果再持续一年,2014年将迎来电子烟行业的井喷期。可惜帝国烟草收购如烟后,直接把如烟藏了起来,后来又推出了集团自己的电子烟品牌,如烟被时代淹没。

如烟下跌,但巨大的市场机会落在了深圳。刚才我们提到,在过去如烟做得不错的时候,一波山寨版的如烟也开始出现。这些山寨版的如烟大多来自深圳沙井。比如卷烟崩盘,巨大的市场份额没有被接管,国内外订单纷纷涌向沙井的小厂,这里迅速形成了电子烟的一站式产业链,深圳也有名气被誉为“世界雾谷”。当年在深圳,只要去华强北买些零件,再雇几个工人组装,躺着就能赚钱。

在混乱的行业格局下,一个未来的电子烟巨头也暂时出现了。

2009年,湖南人陈志平落户深圳,创立了电子烟代工工厂——麦奎。为了做大做强,陈志平搬出小厂,招募上市行业龙头亿纬锂能入股。亿纬锂能也是电子烟产业链中的一员。主要生产电子烟电池。显然,也看好电子烟行业。亿纬锂能最终以4.39亿的高价收购了Mcwell 50.1%的股权。虽然背靠大树,但麦奎一时间没能完成对赌协议,差点被亿纬锂业卖掉。之后,麦奎新开发的产品慢慢打开了市场。在高峰期,它声称占据 1<

Smol International的商业模式主要在2B端。简单来说,就是主要电子烟品牌的代工。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烟代工工厂,我们也可以从斯莫尔国际的主要客户名单中大致看到全球电子烟大佬的名单。根据招股书,Smol的主要客户是英美烟草、日本烟草、悦刻等公司。

电子烟OEM_电子烟烟油oem流程_电子烟odm oem

这家悦刻公司在国内业务上也一直做得很好。在美股上市只用了三年时间。股票简称为RLX Technology (RLX)。雾芯科技2018年在深圳起步,经营悦刻品牌电子烟。也是在混乱的行业格局中成长起来的企业。

开头我们提到,2019年10月30日,《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正式发布,实施电子烟《网络禁令令》。很多靠网络渠道电子烟品牌的人都倒下了。雾芯科技早在2018年就获得了38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2019年刚刚完成3000万美元的一轮融资。手握闲钱,雾芯科技通过开店打通线下渠道,并购重组,在行业至暗时刻取得突破。禁网后,线上被压抑的市场需求转移到了线下,雾芯科技正好抓住了这一波红利。

中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雾芯科技已占据国内封闭电子烟市场62.6%的份额。FogCore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50多个城市,拥有110多家授权经销商和5000多家品牌专卖店。

监管走向何方?

展望全球电子烟的发展史,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政策电子烟OEM,这也是电子烟固有的话题。烟草作为一种税收工具,会让人上瘾,并在世界各国受到监管。电子烟的出现,让政府和烟草集团感到困难重重。

电子烟的第一个问题是消费群体更年轻。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已经推出了多种口味的烟弹。香烟的味道很淡,很迷惑,很隐蔽。再加上电子烟的新潮设计和年轻群体的从众心理,很多未成年人都忍不住“入坑”。但实际上,吸烟者通过电子烟吸入的尼古丁仍然会让人上瘾,对身体有害。

如何防止电子烟流向未成年人,是电子烟监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早在2019年底,国家就禁止了电子烟的网络销售。不过,据媒体报道,学校附近仍有不少实体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微商等销售渠道无处不在。

第二个问题是电子烟的税收。

在电子烟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创业者其实是利用监管漏洞,注册为科技公司,只收取13%的增值税。如果以烟草税为例,以我国为例,A类卷烟的税率为56%,B类卷烟的税率为36%,具体税率为0.005元/支已添加到两种类型的香烟中。同时,在商业批发环节加征从价税。A、B两支香烟的税率均为11%,每支加收005元的从业税。假设一支电子烟的生产成本为50元,售价为100元,至少需要缴纳39元的税费,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专卖局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决定》,增加了一条第六十五条的补充规定:“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有关规定执行。”

这一规定被认为是对电子烟高额征税的标志,直接拉低了几家电子烟巨头的股价。思摩国际的股价在年初一度飙升至90港元,现在只有35港元左右。RELX Technology 也从年初的 38 美元跌至今天的不到 5 美元。

也有人认为,既然传统烟草可以赚钱,那么即使电子烟按照卷烟征税,依然会是一门好生意,利润丰厚。目前,虽然很多中小企业在政策的严禁下已经退出,但全球烟草集团仍在加大对电子烟的投入,显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

电子烟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电子烟OEM,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据艾媒咨询,201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为5.5亿元,到2020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将增至8个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年。72.5%。更重要的是,电子烟在英国和美国的渗透率分别为32.4%和50.4%,而在中国仅为1.2%。市场空间有多大?不言而喻。

历史的大潮也表明,在电子烟行业,当一个巨头倒下时,就会有新的公司接手。谁知道未来的电子烟格局会是怎样的?

我是清流坤,下次见!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