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有超9.1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电子烟”

2021-12-28 09:47:28

“这个地方人很多,我旁边的房产中介和上班族经常来买电子烟,在室内也可以抽,没有异味。” 许渊说完坐在烟台对面的椅子上。吐出烟雾后,那股香甜的气味持续了几秒,才在这6平方米左右的店内消散。

小店位于小区正面,门口挂着“电子烟”的牌子,乍一看是一张不起眼的门脸。但从位置上看,1000米范围内有四所中学,附近有很多写字楼,社区集中。谈及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问题,他直言:“我们都不好看别人的身份证,反正穿校服进来我就不卖了,剩下的就当卖了。”只要能卖出去。”

据徐远介绍,他从5月份开始卖房子,开了一家直营店。目前在做线下销售,也支持微信订单发货。生意很好。然而,随着实体电子烟店数量的增加,竞争也在加剧。

《财经》新媒体通过地图软件查看,店铺2公里范围内有近十家电子烟店铺陈列,包括RELAX、柚子、雪加、Wake等各个品牌。实地走访后,电子烟店的数量远不止这些。. 在同一商圈的美食城,一楼有3家电子烟店。

与装修陈旧的传统烟店不同,电子烟店看起来很时尚。酷炫的广告、前卫的设计、丰富的口味、“免费试吸”的牌子,似乎都在传达一个信息——电子烟无害,是时尚产品。大街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抓拍,熟练地喷着云雾电子烟OEM,甚至还有跃跃欲试的年轻人。

8月4日,新华社在《谨防电子烟流向未成年人》一文中指出,部分包裹在“华丽外衣”中的电子烟仍渗透到未成年人群体中,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据天眼查数据,目前中国有1万多家企业名称或业务范围包括“电子烟”和“电子雾化器”。关联企业62%为个体工商户,关联企业37%为有限责任公司,近80%的注册资本不足200万元。2020年,我国电子烟相关企业年注册量猛增,全年新增相关企业近3万家(均为企业状态),年注册增长率高达77%。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近5900家电子烟相关企业出现经营异常,近1400家受到行政处罚,50多家严重违规。仅2020年,电子烟相关企业被执行人信息就超过3000条。

在资本的加持下,电子烟从原本封闭的蒸汽文化圈蔓延到了流行趋势圈。然而,由于门槛低、利润高、监管不到位,电子烟一直在“灰色地带”疯狂增长,如今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资本涌入

仔细探究电子烟的流行,不难看出资本的推动。

早在1960年代,美国就已经存在电子烟的设计理念。此后,类似的产品问世,可惜一直没有商业化。直到一位名叫韩立的中国药剂师的出现,打开了中国电子烟市场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电子烟全球商业化的闸门。

2003年,商界“出海”的韩立因“想戒烟”发明了电子烟,申请并获得了“一种不燃电子雾化烟”的发明专利,随后成立新公司,将产品“如烟”投放市场。该产品打着戒烟的旗号,收获了一波红利,在国内被炒得沸沸扬扬。但2006年因戒烟效果和安全造假曝光,引起了诟病。此外,大量低价仿品涌入市场,迫使公司将业务重心放在国外,电子烟迅速受到西方年轻人的欢迎。

随着美国等欧美地区电子烟风潮的兴起,国际烟草巨头纷纷加入,国外企业家也争相与深圳电子烟小工坊合作掘金. 2009年以来,大量电子烟代工订单回流国内,而“如烟”亏损,2013年被英帝国烟草收购。一枝独秀,靠出口打造“世界电子烟之都”。

一位电子烟从业者向《财经》新媒体介绍,电子烟的准入门槛低,简单雾化、烟油的技术含量不高。很多电子烟品牌都是通过代工生产的,真正核心技术的投入很少,更注重品味设定、外观设计、渠道营销。

技术门槛低、同质化程度高,资本实力成为电子烟企业突破竞争的利器。2015年以来,国内多家电子烟品牌相继获得融资。2018年,在技术创新、毛利率超过40%等因素的加持下,电子烟成为“财富自由”的快车道,吸引了IDG资本、源代码资本、红杉资本中国、振资本和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进入。

据老虎证券投资研究团队分析,电子烟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较低。同时得益于烟民基数高、市场空间大。因此,在轻监管时期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在资本的帮助下,一些电子烟品牌逐渐壮大,一些新品牌迅速崛起。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他们打起了价格战和营销战。激战过后,RELX悦刻目前占据电子烟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他大品牌的市场份额还很小,差距不大,但市场在不断扩大。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将增至83.8亿元,近八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2.5 %。目前,中国烟民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电子烟渗透率不足1%,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2021年以来,各大电子烟品牌都在加大补贴扩店力度,提供租金、装修、开店礼包等方式帮助加盟商上手。某品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分析,电子烟网上销售是不允许的,销售终端只能通过特许经营来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销量,以此来抗衡。用于投资。可以去证明实力。据了解,不同品牌的门店统计方法不同,有的品牌甚至还统计了关闭门店的数量。

后半段新人入局、烧钱补贴、成本上涨、监管趋严,不少电子烟玩家已经走到了金融链条断裂的边缘,有的倒闭了,有的还在努力,努力渡过危机,成为最后的“赢家”。

2021年3月,受监管文件影响,电子烟产业链一落千丈,不少龙头企业市值蒸发近千亿元,但资金依然奔波。6月,“YOOZ柚子”完成逾2亿美元融资。7月,天音控股宣布拟投资约743万美元,持有拟上市的电子烟企业小野科技7%股权;“冰雪”也获得了国药的战略投资。融资金额尚未披露。

资深投资银行家王继岳直言不看好电子烟行业。他认为,政策风险叠加在电子烟本身的特性上,趋势必然是特许经营。一位首席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虽然电子烟的利润很高,但出于防范监管风险的需要,他们目前不会投资相关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电子烟行业继续迎来重量级“新朋友”。一是中烟全资子公司发布“一种智能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专利,入局;随后比亚迪在电子烟市场拓展产业链,称电子烟量产有望在2021年下半年加速,已安装40条电子烟产品自动化生产线,日出货量可满负荷达到400万,占市场需求的30%。近日,恒亚董事长兼CEO周国辉宣布,恒亚进军电子烟市场的目标是,“要做到行业前三,不仅是产品技术,

随着各大资本的深度介入,电子烟上下游产业链可谓野蛮生长。

花式营销

在资本的加持下,游戏规则也发生了变化。有利可图的电子烟变得时尚和健康,并努力宣传其非烟草属性。

从国内电子烟的营销重点来看,电子烟最初出现时的噱头是“戒烟”,后来被央视曝光,以伪造戒烟效果。2014年之后,电子烟在海外成为一种趋势。在好莱坞明星的带动下,吸引了国内少数群体的追随,推动了电子烟在国内市场的二次崛起。

2018年开始,借助资本和互联网,国内电子烟企业纷纷用“比香烟更健康”、“时尚玩物”等口号,分别打动老烟民和年轻人。柚子电子烟被称为“创新科技,极致体验”,FreeMax电子烟甚至在产品图上宣传“真实烟雾体验,健康伴侣”,Magic Die电子烟推出了与《流浪地球》的联名款。

葡萄柚、FreeMax 和魔笛的宣传图片

葡萄柚、FreeMax 和魔笛的宣传图片

投资音乐节、打造微信生态、设计新颖款式、更新口味、设置烟弹盲盒……电子烟的主要目标群体正在从想要戒烟的老烟民转向追求新潮流的年轻人,并正在努力扩大推广电子烟潮流文化的范围。

电子烟OEM_共享电子烟oem_电子烟oem工厂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在烟油成分方面,电子烟品牌的大部分烟弹都会简单地标明含有甘油(glycerol)、丙二醇、香料、尼古丁等成分。有些还会添加“植物提取物”。提取物的组成不再详细介绍。不同品牌对尼古丁的标注不同,有的标注2%、3%、5%的含量比例,有的标注为50mg/ml。

小菊、VTV等电子烟品牌的墨盒包装盒和宣传图片主要采用极简、清新、新潮、现代的设计风格,文案打动年轻人的心理。以牧野电子烟为例。用“咸初恋(柠檬)”、“夏日限定(西瓜)”、“贵妃醉玉(荔枝)”、“活力薄荷”等文字和图案来表达口味,尼古丁含量标注在小角落,一看就是糖果的促销广告。

小菊、VTV、如月宣传图

包装成为潮流产品后,电子烟的用户群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烟草淡化属性的背后,电子烟的安全性是什么?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成年人电子烟使用情况:2015-2016年和2018-2019年多项横向调查结果》指出,中国成人电子烟用户以传统吸烟者为主,占比非吸烟者不足 4%。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21Q1中国电子烟用户以男性为主,占比64.9%;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占比接近70%,其中47.8%的Z世代更喜欢可充装的电子烟,30.4%的Z世代更喜欢加注的电子烟电子烟,21.8% 的 Z 世代表示两者都可以接受。

值得担心的是,一些年轻人开始DIY电子烟,自行给电子烟添加成分,甚至有不法分子在电子烟中混入新型精神活性物质进行销售。电子烟形成的“进入效应”也让一些不吸烟的人对烟草上瘾。

根据《2019年中国中学生烟草调查》,听说过电子烟的初中生比例为69.9%,电子烟使用率为2.@ >7%,比2014年有所增加。24.9和1.5个百分点,高中生的比例更高。

有疾控专家提醒,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戒烟产品使用。许多吸烟者试图用电子烟戒烟。最终,他们不仅失败了,还加重了对电子烟的依赖。如果年轻人尝试过电子烟,他们未来成为吸烟者的机会将增加2.21倍。除了上瘾,电子烟中所含的尼古丁对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和注意力非常有害。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但《财经》新媒体发现,部分实体店商家会标注“未成年人禁止使用”字样。在实际销售中,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只眼睛”不会问买家年龄,也不会查身份证。

一些商家还声称可以加微信好友在线下单,支持全国快递。问到买家是未成年人怎么办,商家笑而不答。网络销售也一再被禁止。部分销售人员在网上留下电子烟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查询后无需身份验证即可接受订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544支电子烟样品的尼古丁含量与实际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偏差范围为-100%至105% . 一个样品的电子烟标签尼古丁含量为6mg/smoke,但检测值为12.3mg/smoke。

面对质疑,不少电子烟从业者称,与传统香烟相比,电子烟的危害大大降低,市场上出现的许多不合格电子烟都来自小工厂。正规品牌推出的电子烟,都会经过厂家和品牌的双重检测。由于国内尚未出台行业标准,其产品质量将参照国外电子烟行业标准。

对此,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树对《财经》新媒体分析称,“电子烟自称好,但电子烟行业衡量的指标与卷烟不同。丙二醇和甘油是通过食道消化的食品添加剂。吸收是安全的,但加热燃烧后进入肺部与直接进入消化道完全不同。在某些方面,电子烟涉嫌窃取概念。”

张建树还认为,电子烟虽然没有传统卷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但也带来了一些传统卷烟中没有的化学成分,如甲醛。这使得标准与传统卷烟相比有所不同,新成分的危害甚至可能比原来的危害更大。它更有害。例如,电子烟装置一旦加热过快,就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剧毒物质。

此外,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危害与香烟相同,尤其是二手烟中的气溶胶,具有明显的健康风险。“电子烟监管应该提供内容安全的指标。在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说它无毒无害是不对消费者负责的。” 张建树说。

许多医学专家也明确表示,电子烟中含有的某些化学成分被人体吸入后可能会引起肺部炎症和肺功能损害。

如何监管电子烟?

在谈到电子烟的危害和威胁时,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全球大使、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说:“世界上仍有超过 10 亿人吸烟。随着卷烟销量的下降,烟草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广新产品,如电子烟和加热烟草制品,并游说政府限制监管。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吸引对尼古丁上瘾的另一代人。我们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7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32个国家禁止销售电子尼古丁传递系统(如电子烟)。另有79个国家至少采取了一项措施,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这些产品,禁止其广告、促销和赞助,或要求在包装上显示健康警告。还有 84 个国家没有以任何方式管制或限制这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国家对电子烟的监管方式不同。有的国家对电子烟按烟草进行管理和征税,有的考虑垄断制度,大部分仍处于监管探索阶段。

就中国而言,禁烟政策继续收紧。此前,国家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文件,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禁止商家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禁止网络销售电子烟,查处违法违规生产。以及电子烟的销售,尤其是在香港。电子烟的销售是完全禁止的。虽然监管政策正在加强,但市场对电子烟到底是香烟还是电子产品一直存在争议。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推进电子烟监管合法化,明确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监管的法律依据,做好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衔接工作。法律法规。

但对于“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相关规定执行”的条款,业内不少人士认为,“参照”和“依据”不相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考”是不必要的。我们必须等待法规真正出台。此外,由哪个部门监管,如何从生产源头监管,如何征税,如何销售,都需要详细讨论。

在张建树看来,“监管是必要的,但电子烟应该由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来管理。电子烟和烟草局实际上是一种竞争关系,相当于烟草和仿制烟草。这些要求不应该给烟草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他认为,只有加热不燃烧类型的电子烟属于烟草,其他主要类型都不是烟草制品。如果将所有电子烟都纳入烟草专卖,将给烟草行业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在中国控烟专业法律委员会委员、北京彩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玲看来,电子烟监管应当依法进行。香烟不能比烟草专卖更严,重点是引导电子烟行业规范发展。应从生产源头管理电子烟的危害。不清楚的化学成分不能直接归类为更严重的伤害。应该指出的是,它们不能被评估。应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供配方和危害。该部门检查并获得许可证。

根据我国《烟草专卖法》,烟草生产、销售企业必须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分为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和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这三个证书对应于烟草制品。生产端、流通端和零售端。不难想象,许可证的限制将消灭大量的电子烟商家。

此外,目前许多国家正在通过征税的方式提高电子烟的价格,以期降低青少年吸烟的比例。美国三分之二的州开始对电子烟征税,超过三分之一的欧盟国家开始对电子烟征税。但是,欧美大部分征税地区的电子烟税率低于传统卷烟。以美国为例。2019 年 10 月,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了尼古丁电子烟征税条款。新税法实施后,每1810毫克尼古丁电子烟液将被征税50.33美元。

我国烟草税费主要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国有资本利得税等七种税种和两个特目。根据税后利润缴纳的税款。特殊税后利润,其中消费税占零售价格的30%以上。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披露的数据,中国烟草连续多年实现了万亿元的税收和利润水平。2020年,全国烟草行业将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803亿元。

目前我国电子烟仅对电子产品征税,以增值税为基础缴纳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税率约为13%,不缴纳消费税。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今年6月发文,建议税务部门会同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将电子烟作为烟草进行税收管理,适用现行所有税收政策。适用于烟草到电子烟。例如,电子烟的生产也要缴纳消费税,其广告费和业务推广费不能在税前扣除,研发费用也不能加计扣除。最重要的是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不难预见,深陷“暴利+低税”的电子烟,未来将在生产、销售、纳税等一系列环节受到严格监管。

多位国内知名券商分析师认为,行业监管趋严将增加电子烟厂商的合规成本,甚至引发行业格局重塑。电子烟的征税势必会提高终端销售价格电子烟OEM,对行业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老虎证券投资研究团队也提醒,《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央媒体对“电子烟”、“网络游戏”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基本集中在人民的身心健康。展开,可能会增加电子烟行业打折的风险。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