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国家标准就能入门?监管和标准可能会迟到却绝对不会

2023-03-30 01:45:59

先注册个品牌,拿了资金去深圳找代工厂贴个牌子,再找一些渠道商卖,入门就算了。 这是外界对电子烟行业最简单的总结。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电子烟行业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

在过去的一年里,电子烟成为最火的风口,但也引发了最多的争议。 或许是因为新的潮流,或许是因为“替代香烟”的愿望,让不少烟民趋之若鹜。 但当大众的目光聚焦于此时,电子烟产品的一切,包括它的缺点,都被无限放大。

过去六个月,电子烟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外界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近期,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因安全问题在美国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印度等国家也宣布全面禁售电子烟。

目前,全球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电子烟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但中国还没有相应的电子烟行业标准和法规。 也正是这种空缺,在资本的催促和胁迫下,电子烟市场出现了类似网约车、共享单车野蛮生长的局面。

当然,法规和标准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近日,有消息称,电子烟的国家标准计划即将出台。 据此前国家标准信息公开网显示,《电子烟》国家标准计划于2017年10月制定,预计2019年10月发布,电子烟国家标准或将在下个月实施,而国标的出台,无疑将给整个国内电子烟行业带来一场洗牌。

几十万就能入手?

对于风起云涌下的电子烟行业准入门槛,最早的业内人士曾表示:只要500万元,就可以在深圳找代工厂代工生产。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游戏电子烟工厂,门槛也降低了,从最初的500万元,到后来的100万元,现在甚至只要几十万元就可以上手。

对于行业的进入门槛,某电子烟品牌联合创始人告诉懂笔记:“都说电子烟行业进入门槛低,其实要看具体角度。” - 卷烟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门槛低的意味着踏入这个行业很容易,但真正做出一些成绩却非常困难。电子烟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以工厂为主,工厂的能量非常大,控制着整个供应链,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资本进入电子烟行业,基本上都需要代工路线。”

该人士强调,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这些仓促入局的创业者,手中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有价值的品牌。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去工厂购买现成的产品,然后贴上自有品牌进行营销和销售。”

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入驻者卖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是贴的品牌不同而已。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这些创业者无非是工厂的销售渠道。 掌握供应链的工厂自然喜欢看到和听到拿货和贴牌的行为。

对此,上述电子烟品牌联合创始人指出:“过去,电子烟工厂突然出现无数销售部门。实际上,这些新创业者(以销售名义department)本质上是进的越多越好,不管谁来买我的东西放他的卡,他肯定不会拒绝,因为谁卖谁就是卖,贴完卡,你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拿回去卖不卖,跟厂子打交道,反正厂子是赚钱的。

“之前说电子烟行业的准入门槛是500万元,现在没那么多了,几十万甚至几十万元就可以搞定。因为工厂开一条生产线来生产“一次两个。以千(件)为单位,至少生产1000件,你可以用你的品牌销售。” 在传奇创始人看来,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介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确实很低。

这样的现状,无疑会让整个电子烟行业更加浮躁。 每个入围者都想在动荡时期“一夜暴富”,趁动荡还未成天上的猪。 但最终有多少能安全着陆呢?

利润提示:制造消耗品

所有带着资金冲入这个行业的人都会明白,这个圈子入门容易,赚钱难,最大的挑战和机遇在于烟油和烟弹。

如何区分电子烟品牌或电子烟产品的区别? 做工和品味这两个因素是用户最直接的感受,也是驱动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指标。

现阶段,电子烟的主要目标用户群主要是吸烟的年轻人。 在他们眼里,电子烟不仅仅是传统香烟的替代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师扮演着引领潮流的角色。 所以对产品的设计和做工自然有更高的要求。

eleaf电子烟工厂_福永电子烟工厂_电子烟工厂

当然,做工好对于像深圳这样到处都是电子烟厂家的地方来说并不难。 与设计和做工相比,电子烟最大的挑战在于口感,而电子烟品牌竞争的真正核心也在于此。

电子烟行业相关从业者向懂笔记透露:“烟油和烟弹决定口感,配方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般来说,公式有几个通道。 找一个特殊的品牌来提供解决方案。 工厂直接提供,或者自己准备。” 该人士强调,寻找品牌采购的成本是最高的电子烟工厂,大部分品牌仍直接使用代工厂提供的解决方案或自己制作。

电子烟品牌重视背后,是极高的毛利。 据了解,电子烟产品的绝大部分利润来源是烟弹和烟油的海量消费。

一些从事电子烟品牌销售的商家向叮当手记透露:“我们一般是卖一套产品。 如果一套产品卖300块钱,我们的进货价是150左右。至于烟油和烟弹,如果卖100块钱的话,价格在40块左右。 毛利一般在50%到70%之间。”

如此高的利润,自然会刺激无数创客对这个行业发展“热爱”。

野蛮的增长可能会结束

电子烟行业是一个风口,但随着窗口期的逐渐“消失”,声势浩大的电子烟热潮似乎不再那么疯狂。

经过一年多的资本驱动野蛮生长,电子烟行业的诸多问题暴露无遗。 首先,是渠道的束缚。

与传统香烟不同的是,由于现阶段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电子烟很难像传统香烟那样在线下销售,更多的是通过线上传播。 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将希望寄托在了线上渠道上,试图通过门店平台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 但实际情况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某电子烟品牌联合创始人告诉懂笔记:“我们同时经营线上和线下渠道,但真正的体量还在线下,线上的销量其实很小。而且任何一个行业一旦进入之后线下渠道,会变得很困难,变成阵地战,竞争环境很复杂,我们之前推出的一款一次性电子烟产品销量很好,线下渠道最高卖了120万支一个月下来,利润很薄,如果上线,利润还不错,但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前不久,美国著名电子烟品牌JuuL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分别在京东和天猫开设自营门店,一时间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然而,上市仅4天,该品牌就被下架,中国市场也暂停销售。

究其原因,与近期美国电子烟行业发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不无关系。 JuuL 正在分别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和美国加州北区检察官的调查,后者正在进行刑事调查。 受调查影响,该品牌的网络和电视广告也被“批量下架”。 近日,公司进行内部重组,CEO宣布辞职。

显然,电子烟的安全问题已不再是个案,更不是区域性问题。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电子烟最大的舆论质疑一直是对健康的隐患。 一位长期吸电子烟的用户对懂笔记说:“前段时间电子烟很火,很多人开始尝试,买的人也多了。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其中有很多是假的。 商品,尤其是社交网络上的微商和闲鱼卖家。 这东西就跟假烟一样,一吸就觉得味道不对。”

在用户眼中,伪劣产品可以归类为假货。 但严格来说,他们的“假”并不容易准确界定。 对此,上述电子烟品牌联合创始人向懂笔记表示:“现阶段,市场对电子烟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严格来说,不存在假冒的概念。产品,最多只能说是粗制滥造的产品,可以说还是很期待国标的实施,因为这会清理整个电子烟行业。市场上的劣质产品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一旦国标落地,应该能够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结论】

电子烟风口的“风”正在减弱,一大批曾经被低门槛、高退货率吸引的追梦人和创业者,未来可能即将面临“洗牌”之痛。 即将出台的国标无疑将大大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在深圳找一家几十万元代工的工厂生产“立马赚钱”的日子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喧嚣过后,电子烟行业终将回归平静,这对电子烟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